时间:2021-04-26
来源:教育教学中心 作者:刘心悦
中国音乐学院“来自京杭大运河两岸的歌声”专场音乐会唱响国家大剧院
时间:2021-04-26
来源:教育教学中心 作者:刘心悦
4月17日,中国音乐学院“中国民族音乐知多少——倾听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歌声”专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。音乐会由指挥家曹文工执棒,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天彤教授担任导聆,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演奏。
此次音乐会选曲以京杭大运河为脉络,展现运河沿岸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六省市的音乐文化。
运河沿岸的民歌呈现出“民歌有脚,游走四方”现象,是本场音乐会的特色之一。音乐会伊始的两首《茉莉花》中,江苏民歌《茉莉花》曲调轻盈婉转、温婉细腻;河北民歌《茉莉花》节奏被拉宽,且加入了“哎嗨嗨”的衬词,具有浓厚的北方风格。浙江民歌《七朵花》和河北民歌《放风筝》都来自民间曲调“码头调”,展现了典型的“南歌北唱”现象。两首作品曲调中蕴含着江南地区委婉细腻的特色,而后者歌词却带着北方人豪爽的性格特征。四首作品由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学生演唱,对比鲜明,别出心裁。
音乐会的另一特色是展现了由民歌曲调改编的器乐作品。江苏民歌《杨柳青》,由曹文工移植成古筝曲,国乐系教师宋心馨精彩演绎。河北民歌改编的《打枣》由附中唢呐教师侯彦秋演,以丰富的舞台表现力将民间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音乐会还精心选取了运河沿岸的十余首作品。声乐歌剧系教师李琳演唱的河北民歌《孟姜女哭长城》《绣灯笼》极具地方风韵;教育教学中心实践教学科教师刘玥演唱的北京民歌《水牛儿》富有童谣般的烂漫;国乐系博士刘宇演奏的二胡独奏曲《一枝花》独具韵味、丝丝入扣。这些作品都给听众朋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本次音乐会是我校“中国民族音乐知多少”项目的一次生动实践。这一项目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歌民乐,包括“中国民歌知多少”“中国民乐知多少”“中国古曲知多少”“中国歌剧知多少”四个子项目。近年来,此项目深入全国十余省份,挖掘、编配、上演当地优秀民歌,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,充分体现了我校建设“中国乐派”的责任担当与深厚底蕴。